
参玉
由广大爱好者自制,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——全网唯一
1843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站在圈外的角度上看,搞玉器收藏的这批人,似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,但身处其中,我却经常能听到一些相互鄙视的争论。哪怕仅是在古玉这个小领域里,同样是存在着彼此瞧不起的情况。
展开剩余80%例如喜欢高古玉的人,往往会以为自家的藏品年代久远,且最为古拙,而指责后世的玉器都太过世俗了。不仅如此,在高古玉的范围之内,也存在着一条鄙视链。
专攻红山、良渚、齐家、石家河,这些新石器文化期的,一般都自视颇高。收藏商周古玉的,通常连秦汉玉器都不接触。而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拥趸,往往认为这个年代最为丰富多彩。
汉代玉器呢?又普遍被认定为,是集所有前代高古与各家之长的巅峰之作,同时融合了早前各个地区的玉雕风格,而且堪称其“绝唱”。
长年被诟病年代不够久远,题材又太过市井气的明清玉器,其优点在于雕刻技法与我们距离较近,玉雕内容贴近现实生活,可以对近现代玉器审美,起到借鉴作用。
处境一向比较尴尬的却是卡在中间,不上不下的中古玉,也就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,五胡乱华开始急速没落,隋唐勉强恢复,元代又十分短暂,没能形成鲜明风格的玉器。
其实在这个时段之中,两宋一方面因为重视文教,而产生了大量的复古摹古之作,其风韵雅致,是亘古所未有的。同时,其摩呵罗、持莲童子,等民生题材,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摩羯、春水秋山等题材相互影响。
逐渐产生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生动玉雕佳作。也正是宋代继承了前代古玉精髓,融合了辽金元素的做法,才给明清玉器的辉煌爆发,奠定了基础。
所以纵观近万年的华夏文明玉器史,我们是由磨制到砣具,从神器、礼器,再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实用器与装饰品,一路走来的。
虽也几经坎坷变迁,但终究是没有半途而废,较之其它文明古国中道崩殂的命运,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,实在是没有必要再相互倾轧。我辈只需摄取其中的营养,将之应用在挑选当代玉器的工作中去,便获益颇丰了。
(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)
如果你也认同“参玉”这种,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,
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,
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浙江股票配资平台,来加入我们。
发布于:河北省鼎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